第三十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議程

发布日期:2015-11-02

第三十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

日期:2015年11月14日—11月15日

地點: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會議室

 

2015年11月14日(星期六)

 

一、 8:15-9:30

主持兼評論:盧樹鑫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任建敏(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)

題目:宋以來廣西邊山地區的人群與社會

 

茶歇(9:30-9:50)

 

二、9:50-11:05

主持兼評論:閆志丹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)

報告人:王勤美(中山大學社人學院)

題目:新化故事:亮江河畔的歷史記憶、文化權利與人群互動

 

三、11:05-12:20

主持兼評論:黃凱凱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張力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研究中心)

題目:環境、國家與農民生計: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山西中部土鹽戶轉業的歷史考察

 

午餐(12:20-13:20)

 

四、13:20-14:35

主持兼評論:郭文華(厦門大學人類學系)

報告人:李婧怡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)

題目:中國朝鮮族在少數民族與跨國勞動力之間:尋找歸屬感與想像中的家鄉

 

茶歇(14:35-14:50)

 

五、14:50-16:05

主持兼評論:邱月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)

報告人:浦濤(中山大學社人學院)

題目:當「黑苗」遇見耶穌:黔東南一個信仰共同體的歸信與生活

 

茶歇(16:05-16:20)

 

六、16:20-17:35

主持兼評論:鄧進升(華僑大學)

報告人:徐文奇(蘭州大學)

題目:哈薩克族東遷(1937-1953)歷史叙事之研究

 

七、17:35-18:50

主持兼評論:鄭維安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

報告人:高婧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)

題目:北方宗族研究中的分枝與立戶問題:基于山西曲沃靳氏宗族的個案研究

 

晚餐(19:00-20:00)

 

 

2015年11月15日(星期日)

 

一、 8:15-9:30

主持兼評論:阮寶玉(中山大學歷史學系)